责编:陈凯欣
2025-05-17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正式发布,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资金监管体系迈入新阶段。
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出现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挪用等问题,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削弱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此次修订的《监管规则》,从专款专用、用途变更、资金安全和中介责任等多个维度强化监管要求,堵住制度漏洞,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首先,新规则将有效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资本向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聚集。通过限制低效资金占用,严控募集资金流向,避免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精准的资金支持。以科创板为例,不少企业已将募集资金投入芯片研发和新能源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竞争力。
其次,新规则强化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通过要求定期披露资金使用进展、建立违规问责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市场透明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这些举措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还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再者,新规则强调募集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格禁止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或购买理财产品等用途。这一要求将倒逼上市公司专注主业,避免偏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企业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价值创造。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强化募集资金监管不仅是遏制"脱实向虚"现象的关键举措,更是激活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的重要保障。通过扎紧制度篱笆、强化责任链条,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