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8
公募基金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了旨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案。该方案提出了25项具体措施,涵盖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目的是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行业发展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按照规划,监管部门将采取分阶段的方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计划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整体改革任务。目前,相关配套细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引导行业机构实现从"重规模"向"重回报"的战略转型,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市情的发展新模式。通过完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基金公司、销售机构等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在具体措施方面,监管部门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 制定并实施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同步建立业绩比较基准库
2. 优化浮动管理费率模式,根据产品实际表现确定管理费收取标准
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考察产品业绩偏离基准的情况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是此次改革的关键举措。这不仅关系到新产品架构的设计,更会影响基金公司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体系。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表示,为基金产品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能够有效避免风格漂移问题,使投资者更准确地评估基金表现。从长远来看,这将推动市场投资风格趋向稳健,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股市。
在改革推进节奏上,监管部门将:
1.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 根据实际情况稳妥实施,给予行业充分的适应期
3. 及时评估落实效果并进行优化完善
同时,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协同配合,确保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地。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