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8
2024年民营银行年度业绩报告已全面出炉。从数据来看,行业整体呈现出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普遍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不乏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据分析人士指出,当前行业内部分化趋势明显,表现为"增收不增利"的机构不在少数。以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的观点为例,他认为这种分化主要源于机构在成本控制与风险定价方面存在差异。部分银行可能过度依赖高利率消费贷业务,导致不良贷款率攀升,从而拉高了拨备计提成本;同时,市场竞争加剧也推高了获客成本,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盈利能力。
从具体机构的表现来看,头部银行依然领跑行业: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净利润109.03亿元,保持了增长态势;网商银行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显著,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腰部机构的普遍困境——营收增长的同时利润下降。例如新网银行、亿联银行等多家机构均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息差收窄和成本攀升是主要原因。一方面,贷款利率下行导致利息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科技投入的刚性支出以及资产质量管控带来的成本增加,这些因素共同挤压了利润空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部分机构仍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苏商银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全年实现营收50亿元,净利润11.59亿元,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而中关村银行、民商银行等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展望未来,民营银行正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和监管政策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机构普遍将业务转型作为核心策略:
从年报数据看,已有部分机构在财富管理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机构通过深化与理财子公司的合作,在第三方理财代销方面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行业发展将呈现"强者恒强,分化加剧"的格局。头部机构凭借资源优势继续领跑,而腰部机构则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找新的突破点。在此过程中,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模式有望成为破局的关键,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