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10
近期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了多家头部基金公司掌门人的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他们普遍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承担着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理财的重要使命,必须将"金融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建立系统化、可持续的服务体系,切实发挥资本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行业考核机制进行了全面优化。过去几年中,尽管公募基金行业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2万亿元,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体验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方案》明确提出了以投资回报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重构。
华泰柏瑞基金董事长贾波指出,《方案》是对前期改革成果的深化和升级,其核心目标是纠正行业发展定位偏差,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具体措施包括:将投资收益相关指标的考核权重设定为不低于50%,并建立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中长期收益率考核权重不得低于80%。同时,要求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经理提高强制跟投比例和锁定期,并督促销售机构优化内部激励机制,强化对投资者盈亏情况的关注。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强调,《方案》不仅推动基金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强化以投资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还通过调整"关键少数"(如高管、基金经理)的考核方式,使其与投资者利益更加紧密绑定。这些改革举措将有效引导行业从追求规模收入向注重投资回报转变。
在收费模式方面,《方案》引入了浮动管理费机制,打破了传统的"旱涝保收"模式。多位掌门人表示,这一创新有助于基金管理人更关注长期投资价值,而不是短期业绩排名。兴证全球基金总经理庄园芳认为,这种收费方式的改变将推动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的真实收益能力。
此外,《方案》还明确提出要提升投资服务能力。多家基金公司已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有的通过丰富产品线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有的通过优化投研体系提高投资胜率,还有的通过技术创新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康乐表示:"受托理财是公募基金的立业之本。未来行业发展必须淡化规模思维,坚持普惠金融理念,依靠真正的投研核心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