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6-10
私募基金市场呈现显著复苏态势。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五月末,年内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5%。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增资金加速入场,存量资金也在积极调整布局。数据显示,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较四月底小幅上升,其中高仓位私募产品的占比明显增加。
市场分析认为,在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增量资金持续流入的推动下,A股和港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将延续,尤其是中国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价值重估进程有望进一步深化。
发行市场呈现持续回暖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五月末,年内累计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已达4361只,同比增长45.03%。其中,五月单月新增备案产品870只,同比增幅高达77.19%。
从投资策略分布来看,股票策略占据主导地位。统计显示,年内新备案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数量达到2749只,在总量中占比高达63.04%。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分别有646只和510只。相比之下,组合基金和债券策略产品的市场热度相对较低,五月单月备案数量均未突破200只,两者合计占比不足10%。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指出,今年以来私募发行市场的回暖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政策利好及产业升级预期的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表现活跃,显著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其次是监管政策引导下行业合规水平提升,优胜劣汰效应明显,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最后是今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整体业绩表现突出,特别是量化产品的超额收益能力受到更多关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股票策略尤其是量化多头策略产品的优异表现,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预期逐步改善,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仓位数据显示,在市场回暖过程中,存量资金积极布局。截至今年五月末,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7%,较四月底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产品占比达到94%,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仓位在八成以上的产品占比为43.3%,环比增加5.5个百分点。
从仓位调整计划来看,私募机构普遍采取积极策略。统计显示,六月私募基金的仓位增减投资计划指标值为113,较五月上升0.6%。具体来看,1.7%的基金经理计划大幅增仓,25.8%的基金经理选择增仓,70%的基金经理则倾向于维持当前仓位水平。
市场分析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和AI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可能尚未完成。当前许多行业展现出全球竞争力和盈利增长潜力,因此在投资策略上应更加注重进攻性。
从投资方向来看,科技板块成为私募机构的共同选择。理成资产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权益市场的机遇必然是结构性的。他们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化战略视野、不断创新且供应链优势明显的企业。
清和泉资本则重点布局大型互联网及科技公司。该机构认为,随着AI等产业趋势日益明确,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和应用的不断推出将提升企业的中长期增长预期,从而带来估值的显著提升。
据了解,多家百亿级私募在五月末旗下产品已配置了互联网、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的优质企业,尤其是对港股市场的互联网板块进行了重点布局。